
书接上回。上回说到大小姐狄玉兰远远望见对面那人,顿觉面熟,仔细一瞧,心里惊呼:“娘啊,您怎么把他给忘了?那不是高增吗!”
这高增正是当年穆桂英挂帅出征时,征南王高锦托付给她去寻找的那位英雄,人称“白马银枪将”。只听闻他与总兵张敬忠共守下洪山,南唐兵临城下时,下洪山失守,高增因畏罪不敢回京,便一路信马由缰,逃到了这座名叫二龙山的山脚下。
二龙山上,李云占山为王,常下山劫道。高增与李云在山下相遇,二人一番自我介绍,李云认出高增是位英勇之士,便请他上山相谈,二人义气相投。李云劝高增暂居山寨,待朝廷派兵反攻南唐,便可与宋军合兵一处,共立大功赎罪。高增本已走投无路,听此建议,只得点头应允,暂住山寨。
住进山寨后,高增每日派兵打探宋军动态。今日一名侦察兵报告说,山下来了匹马,马背上有男有女,身份不明。高增便率领三十名兵士,亲自下山探查。
为何双阳公主一见高增便觉得面熟?这其中有段旧事。高增出征前,曾镇守下洪山;在东京汴梁时,平西王狄青也曾见过高增。狄青对征南王高锦的儿子高增颇为欣赏,不仅认为他人品端正、才貌出众,更佩服其家传“北霸六合枪”绝技。狄青当时便有意将大女儿狄玉兰许配给他。两家在一次酒宴上已定下婚约。
展开剩余82%不过,高增还未来得及完婚,便奉命出征,驻守下洪山。出征前,他常来狄家拜访,双阳公主和狄龙都曾见过他,大小姐狄玉兰则偷偷躲在屏风后偷偷打量他。毕竟高增是她未婚夫,她对他的容貌比母亲和哥哥还记得清楚。
这次狄玉兰在山下见到高增,自然认了出来。可狄龙因被人追赶得慌乱,竟没认出高增。双阳公主听玉兰说是高增,定睛一看,果真如此。高增也认出是双阳公主,急忙下马抱拳行礼,连声道歉未能早知公主驾到。
狄龙见到高增,知道这是自己的妹夫,心神稍定,问他为何来到此地。高增将来到二龙山的经过详细讲述。狄龙听罢心中大喜,觉得高增对前线局势毫不知情,这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。如今高增占山为王,全家可暂居山上,养精蓄锐,日后定要报仇雪恨。
但狄龙心里也忐忑,他记得高增是杨文广的“磕头大哥”,暗自用眼角扫了狄玉兰一眼。狄玉兰见哥哥盯着自己看,顿时脸颊泛红,低下头去。
高增看到狄家人几乎齐聚一堂,心中十分欢喜,便邀请他们上山。狄龙一边走一边低声对双阳公主说:“娘啊,咱们找到了个好地方,这里稳当,咱们以后不必去膳善国了。”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。
双阳公主听后忙说:“冤家,这样可行吗?”狄龙沉声答道:“不行也得行,要不然,您往哪儿去?”她无奈,只得顺从儿子的决定。大太保放慢脚步,待狄玉兰走到身旁,低声说道:“玉兰,到了高增山寨,你们马上成亲吧!”
“哥哥,这事还早着呢!不过要是不成婚,我们就没地方立足了。”狄玉兰轻声答道。狄龙严肃道:“听我的,咱们别提杨文广的事。他和杨文广是‘磕头弟兄’,若知道我们和杨的事,全家都难保。”狄玉兰默默点头,没再多言。
大家走过一道道寨门,均有士兵把守。二龙山方圆几十里,是西南的后山,西北是前山。若从朱茶关赴东京汴梁,不走大道,这条山路是捷径。
高增领着众人进入聚义大厅。大厅座北朝南,瓦顶砖墙,高大宽敞,可容纳数百人。厅内纸糊天棚,地面铺着方砖,正中摆放着张桌子和一张虎皮高交椅。高增让双阳公主坐正中后,便出去请大寨主李云来。李云见礼后吩咐摆宴。
众人落座,仆人端茶,高增笑着对双阳公主说:“伯母大人带兄妹来到山寨,真是意外之喜!南唐肆虐大宋,不知征南元帅何时出征?”
双阳公主略作停顿:“快了,听说朝中已有挂帅之人,近日即将率军出征。我出京时,征南元帅还未起兵,伯母率兄妹出京,要去哪里?”
“我不是去征南,我是去鄯善国。”
“走这条路不对。”高增疑惑。
“是这样,自从听闻你失守下洪山,音讯全无,伯母特别担忧。你爹爹也常来府中探问,言谈间对你格外挂念。临行前,他再三嘱咐,让我路上打听你的消息。于是我们绕道南唐,走了二龙山,没想到竟然遇上了!”
高增笑道:“伯母若无急事,不妨多留几日再行。”
“太好了!不仅要多住几日,我还想让你们完婚,成亲后把玉兰留在你身边。等元帅兵到,再投奔大军,共攻南唐,为国建功,多好啊!”
狄玉兰苦笑:“我失守下洪山,罪孽难赎,万岁若不宽恕,岂不误了我的终身?”
狄龙抢话道:“贤弟莫忧,皇上看在征南王和我爹平西王面子上,不会怪罪你。还是按娘的吩咐,明日你们拜堂成亲。山上事儿由我和李云打理。”
高增再三推辞,无奈被狄龙死缠烂打,只得答应。
狄龙急着促成婚事,因他打算借此巩固家族地位:一旦完婚,母亲成了高增丈母娘,他则成了高增大舅哥。虽与杨文广是“磕头兄弟”,但有了亲家关系,即使八王爷、老太君和穆桂英来了,高增也不会撕破脸。
不过,他心里依旧忐忑:若有一天遇见杨文广,怎么办?心神七上八下,难以安宁。
话锋一转,说到陈豹。他带着八王和老太君来到后帐,打开帐门,见穆桂英等人被绑着,嘴中塞满白布,动弹不得。八王急喊:“快来人,解开他们!”陈豹忙帮忙松绑。杨文广跪倒在八贤王和老太君面前,放声大哭。穆桂英虽被绑得手脚麻木,却仍目光炯炯,向八王和老太君点头致意,额头冒出虚汗。杨八姐和杨九妹跪地痛哭。
杨文广讲述被绑经过,令八王震怒,怒斥道:“把狄龙给我抓来!”
文广和陈豹转身出帐,不久便带回消息:狄龙携家人逃跑了!
八王怒道:“跑了?跑了和尚还跑不了寺!狄青将来还怎见我?”
文广吩咐随从:“策马追赶,务必追回他们!”
穆桂英听后愣住:“你追什么?你知道狄龙跑哪儿去了?即便狄龙有错,我们也得给平西王爷留面子。更何况,为了狄龙耽误国事不合适。”八王听了她的话,觉得有理。
众人正准备起身回前帐,忽然有军兵来报:“八王爷,外头来了两匹战马,坐着一男一女,求见穆元帅。”
八贤王和老太君对视一眼,心中了然,忙吩咐让他们进来。
来人是老将军吴琨和他的女儿吴金定。吴金定送文广出朱茶关后,心里一直忐忑;文广归去,也不知穆元帅会作何打算。吴琨这边也蒙在鼓里,左右两头都摸不着头脑,夹在中间十分焦急。
吴金定在屋里想了许久,决定破窗而入,把白云道姑给父亲的信取出,转身跑向大堂,一跪将心事倾诉给父亲,又递上师父的信。吴琨接信细读,心想白云道姑说得有理,女儿金定想法也对。自己只有这一个女儿,怎能不替她着想?
吴琨是否真心投靠大宋,狄龙又将使出何等诡计陷害杨文广和穆元帅?精彩故事,待小邢续讲。写作不易,还请老师多多指教,感激不尽!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